曹丁月 国际部高2014级学生
2011年,我走进了开云地址 国际班,现在在美国上高二,很荣幸向大家介绍我在美国的生活和见解。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成员加入了国际部,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希望走进美国的高中和大学,我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真正的美国当地公立高中生活。强调公立是因为美国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很不一样,而大部分公立都有相同的制度,也会分配到寄宿家庭和当地人一起生活,比起私立不同的制度还有住校或校外租房,我们的生活和体会也是截然不同。
距离在美国已经有7个月了,在这七个月里我有时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好像才来没多久,我就已经经历了夏天,秋天,冬天和即将要来的春天,有时候又觉得像是过了好几年,每天都在日历上画叉叉,每天都数着回家的日子,还是要等那么久那么漫长。我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来写这篇这章,在这一年里有太多太有不同的经历,太多太多想要倾诉的话。我就大致分为学校和生活这两部分先写写我的感受。
学校:
美国的公立学校不同于美国大学,很多高中生还处在叛逆和享受童年的时光,他们不会面对国内高中生日日夜夜奋斗的高考,在犹他州大多学生会在高二开始准备ACT考试(类似于SAT即美国的高考,更偏向于美国中部西部地区的大学,而SAT则是面向全国,几乎留学生都会选择SAT)不同于一年一次的高考,美国高考每年都会有好几个时间段,考生能付费参加考试,多次考试之后选自己最满意的成绩提交大学申请,换句话说就是想考多少次就考多少次直到满意为止。在学校没有任何的课程是为ACT开设的,只有学生自己买相关的书籍自学或者放学后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考前补习,作为高二学生上一个月我也参加了一次美国高考。
这里我就不多介绍这门考试了,因为国内的学生都会选择SAT,但我想说的是这次考试的经历。从早上7点半开考,每堂考试只有30-40分钟,教室里有10名学生两个监考老师,每个教室有一个计时器,只要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可以开始计时,两堂考试之后学生能有15分钟休息时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竟然在这15分钟时间里考试允许学生下位休息,小声交谈和上厕所,最关键的是四堂考试的答题卷都在一张纸上,学生还没有上交上两堂考试的答案,老师如此相信学生不会作弊,而他们如此轻松的面对这门考试,完全颠覆了我对‘高考’的定义。在大约11点的时候考试结束了,高一和高三的学生陆续来到学校,虽然考试占去了上午的时间,但是学校依然有4节当天的课,每节课从原来的90分钟缩短到25分钟,这又是平凡的一天。
很多亲戚朋友都问我在学校听不听得懂,成绩怎么样,我觉得国内大部分人对这方面都有误解,因为美国高中与国内高中确实太不一样。首先是自主选课,学生想毕业就需要达到学校要求的学分,其中大多数学校分为语言,科学,艺术,课外活动等。如果学生不喜欢化学那么就可以选物理,除了必选课程其他的课程都是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所以选什么,所以有的学生选的都是一些简单基础的课,那GPA自然不低,有一些学生选了AP课程,甚至会得不及格但不代表学生没有学习能力。另外一个关于美国学校很重要的就是老师,这点我深有体会。在开学前选课时我并不是特别了解美国的学校的情况,所以基本上都是我的选课老师帮我安排日程表,在刚开学的时候每一科我都有点摸不着头脑。随着第一个半学期结束以后(美国一学年分为四个quarter,每个quarter都会有一个GPA分数,在quarter结束前必须确定自己每一科的分数是正确的,quarter结束后成绩就定下来了)我才对这边的学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国际学生学校只要求必选美国历史和语言艺术,就是英语这一科,最令我头痛的也是这两科(其实最难的是我选的人体解剖与生理)这两科是阅读和讨论最多的,我的第一个英语老师很年轻,她对学生非常的严格,在上半学期里我们读了两本书,十几篇爱默生等人的长篇大作,写了无数的作业,考试也不下5次,在寄宿爸爸的帮助下我才勉强得了一个B+。历史老师很有性格,说话快的像在打快板,前几个星期里我几乎上课只听得懂她说的几句话。由于我对这两个老师失去了兴趣导致了我第二个quarter都有点放弃这两个学科。在下半学期前我询问了很多好朋友关于学校的老师,朋友们告诉了我几个很好的老师的名字还有几个对我有帮助的学科,于是我有了现在的课程表,英语和历史变成了我最喜欢的科目。不同的老师上课方式和要求都截然不同,历史老师说话很快但是她有做PPT的习惯,所以我只需要快速的抄笔记在有空的时候翻译不懂的就几乎能全明白,而且她喜欢在上课时让我回答问题所以我自然的就融入了课堂。英语老师这个quarter让我们搜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然后完成一整套和这个人有关的作业,非常灵活有创造性,我也因此得了A。
所以说我认为在美国成绩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想拿高分的话真的没有那么难,只要能明白要做什么,然后自己去做就完成了一大半。但在某些方面又比国内难,因为每一科的成绩是每一天的表现和作业一点一点累积的,而不是一次期末考试就说了算,如果平时不认真,不按时交作业,甚至迟到了一两分钟,到了quarter末尾才发现即使考试考了满分你的成绩还是B或者C。
生活:(对于这部分我的经历和想法只是留学生中的一小部分,另外我的寄宿家庭是摩门教徒,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想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在学校都会表现的很好,特别是我们的应考能力,但在美国和寄宿家庭生活的日子里我才发现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是融入不同的文化,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接受的教育与中国传统思想完全不同。有时候他们说话很直,总是提出自己源源不断的要求,让我觉得很没有礼貌,甚至在家里家人的东西也是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分的很明确,不像是中国人那种大家一起分享的思想。最让我觉得恼火的就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先得到家长的同意,甚至是能不能吃零食之类很小很小的事情。我的爸爸妈妈是建筑商,他们的工作很忙所以我从小也生活的很自由,在家里几乎没有什么规定。来了这以后我的感受就是我完全被条条框框的生活束缚了,睡觉有规定的时间,周末有规定的家务,甚至连吃饭都有大大小小的规定,食物平均分配给每个人,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必须吃每一样菜不能挑食,刚开始来的时候因为不吃米饭的原因天天觉得饿的不行,而现在已经慢慢习惯了这边的饮食,原来讨厌的酸黄瓜和奶酪条也不那么难以下咽了。这种磨合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从开始的抗拒到慢慢的习惯。
现在我坐上车的第一反应就是扣上安全带,吃完饭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收拾自己的盘子清洗以后放在水槽里,星期六醒来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收拾房间做我分配到的家务。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间接的洗脑,因为我的思考方式和做事说话也慢慢的在改变,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是有一点好处就是我的的确确学到了不少。
来到美国的这一年最让我感谢的就是我成长了很多,就像是有一双手臂推着我向前,即使我想退后也被迫的向前,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了解新鲜的事物,在这过程里让我开心,难过,生气还有很多感动。
我想说说我的寄宿家庭,他们是很诚恳的教徒,并不像是想象中那种每天都要念经或者死板的人,而是非常的有信仰。他们一生中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不喝咖啡和茶,让我惊讶的是我的寄宿爸爸50多岁了从来没有尝过那些是什么味道。每天在睡前他们都会轮流祈祷,祈祷着没有灾难和痛苦还有让我在这里快乐的生活,他们的话感动了我让我试着去了解宗教,原来当我们缺乏对事情的了解以及对信息的封闭时,我们都有很多的误解,虽然我暂时还是难以相信上帝的存在,但起码我对宗教信仰多了一份尊重。
另外让我感恩的就是我知道了自己有多爱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城市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如果没有离开家这么久这么远我想我还要很久很久才会了解。14个小时的时差,将近一年的时间,每次因为一些小事都会让我触景生情忍不住想起爸爸妈妈,他们给我他们能负担的最好的东西,但我们甚至都不了解对方的喜好,在美国他们再忙再累也要抽空和家人在一起,看电影外出吃饭,爬山运动,一起玩桌游,这些对于我来说只能和朋友一起才觉得好玩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做的活动。在这里的几个月里,我列了一张清单,上面都是回家以后我想要做的事情,在家和朋友开一个homemade pizza party,带爸爸妈妈去看几部美国大片,几部3D的动漫,放假早起和爸爸妈妈出去运动……
我相信这一年会是我这一辈子最难忘的一年,16岁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我不知道我该如何坚持接下来了大学4年甚至可能会在这里工作,但是当初的我也是什么也不怕的选择这条路,前面的路我还看不清,但是一步一步走就总是有路。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选好了那剩下的唯一一条路就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