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魔盒”,一堂复习探究课

日期:2012-02-08 14:22 点击数:6931 

重庆开云地址 陈波

一 设计思想

如何进行全面而有效的中考复习呢?首先,笔者认为中考复习应该解决以下问题:

1.把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系统的梳理。

2.中考是总结性的考试,物理是一门源于生活并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中考复习应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要求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而在实际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又常常陷入以下误区: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图表的方式来罗列知识,梳理方法。学生却漫不经心。

2.在涉及“物理技能,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几个老套的例题或实际问题,学生只管按所学“方法”套用即可。这些问题往往无任何新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与技巧?怎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复习教学活动中,笔者以一个自制“魔盒”为载体,系统梳理基本知识和规律,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复习效果。特写此文,与各位同仁交流。

二 教学过程

1.巧妙引入,美感倍增

教师诗朗诵:郭沫若之《天上的街市》,并配乐:《假如爱有天意》之电影原声音乐。大屏幕自动播放20多张优美的光学图片:其中包含有欧式街灯,由烛焰所组成的巨大“爱心512”,重庆各地标、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的美丽夜景,太阳光球、色球, 2009年7月之日全食奇观,航拍下的地球,闪烁的星光,流星雨••••••

两分钟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看到了无数的光学现象,感受到了光的美,并自然联想到以前所学的光学知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等。

2.“魔盒”登场,悬念迭起

教师出示一手电筒,并复习:①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打开手电筒,它发出的光在墙上投射出一光斑,并复习:②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③ 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迹和方向。 ④ 应用:激光准直,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⑤ 光速c=3×108m/s。

教师演示:在空气中,于发光的手电筒前挡一本书,光是不能透过这本书的,但如果把手电筒放到一个“魔盒”中,奇迹便发生了。

教师出示一“魔盒”,将“魔盒”正立放置于讲台,“魔盒”前方探头处开一圆孔,如图1所示。“魔盒”后方也有一圆孔,打开手电筒,从后方圆孔处水平照射,如图2所示。转动“魔盒”,教室内各个方向的同学都会看到一道亮光从“魔盒”前方探头处的圆孔射出。


取一本物理教材,竖直插入“魔盒”上方的缝隙中,挡在手电筒的正前方。如图3所示,打开手电筒,光会不会被挡住呢?转动“魔盒”,教室内各个方向的同学依然会看到一道亮光从前方的圆孔射出。

教师提问:为什么光能绕过这一本厚厚的物理书传播到前方来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可能发生了光的反射。

师生复习:⑥ 光的反射:光线到达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能量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继续传播。⑦ 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⑧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在“魔盒”中要怎样反射才能达到上述的效果呢?你能设计出“魔盒”中的反射光路图吗?

3.“魔盒”揭秘,画龙点睛

学生讨论并设计出“魔盒”内的光路图如图4所示,教师打开“魔盒”,揭晓答案。如图5,图6所示。“魔盒”内部一共有四块平面镜,两两平行放置。若在上方缝隙处插入一本书,光经过四次镜面反射,刚好从前方探头处水平射出,并不会被书挡住,如图7所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魔盒”内,每块平面镜都应该与水平面成多少度角?

学生讨论并回到: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应与水平面成45度角。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光学元件也用了多面平面镜来改变光路?

通过前面的探究,学生不难想到潜望镜。

三 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以“魔盒”为载体,创设了新的物理情景,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不但复习了大量的光学知识和规律,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能够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老师捏造出来的,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老师在亲自动手制作“魔盒”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重庆市开云地址 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开云地址 渝ICP备11004221ENGLISH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