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思想及原有知识储备
——关于青年物理教师备课探讨
重庆开云地址 物理组 彭萱
问题背景:在中国当代教育制度下,中国大学教育大部分仍是应试教育,主要讲授书本知识为主,给学生一个错误的目标导向——过级,考试,文凭;另一方面,整个大学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理论为主,忽略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形式下,导致当代师范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缺乏对当前学生的思想现状及原有知识结构的认知。当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出现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操作性不强,原因就在于备课的过程中,脱离了教学的主体——学生。所以作为青年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是备教材、备实验,还一定要落实到备学生的环节上,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其原有知识结构,以便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备课时需要准确把握具体的学生的状况
西方有句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世界名富李嘉诚在中国的一次演讲中,把西方的这句名言更是从人生的角度总结为:“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可见,思想是决定一切的源泉。
由于当今的社会特点——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所以在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往往较差,而物理这门学科在中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是一个比较难的学科,主要原因可能是物理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有很多学生一开始学习物理遇到困难,就没有下定决心去克服困难,而是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为自己开脱,甚至放弃物理的学习,导致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首先教育学生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不要把学习认为是为父母学习,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从而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素材——如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潜移默化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够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不轻易放弃。
在教学过程中,从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还反映出一个问题,由于当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表现出学生不会学习,主要体现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的思路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主动的思考问题,而是被动的接收,抄笔记;课下,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不会自己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总是等待老师总结归纳,从而导致所学知识不够牢固,容易遗忘。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备课时的基本路线是:一是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二是不仅仅传授知识,同时要注重使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物理规律的过程与方法,以培养他们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探究的的习惯、热爱科学的精神;三是为让学生落实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我往往还采取“一讲一练”的方法,且练的题目一定要仔细挑选,对所讲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做,一方面在于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另一方面这种针对性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功感,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消除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畏惧感。
二、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合理利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人类的学习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但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把人类学习分成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
在教学过中,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发现学习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首要的手段。”绝大多数的知识仍然需要学生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奥苏伯尔批评了把言语讲授和接受学习贬为空洞的说教和机械模仿的说法,他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接受学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指出它不可能与机械学习划上等号,它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
如果教师能将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学生也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出最易于与新知识联系的旧知识。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会发生积极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即“同化”,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织,使学生获得关于新知识方面明确而稳定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在这一同化过程中发生了意义上的变化,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心理意义。由于物理这门学科包括力、热、光、电、原子和原子核等几大内容,各部分内容又紧密联系,所以对于青年教师在备课前准确把握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又显得尤为重要;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根据问题的情景构建出物理模型是最关键的、也是较困难的环节。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是一个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建立的物理模型是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体,由问题情景转化出来的所谓“物理模型”,实际上就是由理想的对象参与的理想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透彻掌握典型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不断积累典型模型,并灵活运用他们,同是也要求一个青年物理教师在备课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善于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建立等效物理模型的思维解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下面这道例题时采取了建立等效物理的模型的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平面上有A.B两个电性相同的点电荷,相距无穷远。A的质量为m且静止;B的质量为4m且以速度v正对着A运动。求:A、B系统具有最大电势能时,A、B的速度分别是多大?系统的最大电势能是多少?
如图:
分析:本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因为其中涉及的是物体运动的动态过程的分析,而且要研究系统在整个动态过程中的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找到其最大值。如果按常规思维去思考本题,会有一定困难,但如果利用以前学过的一个等效的物理模型来思考本题,则非常简单。
等效物理模型:将A、B间的电场力等效为弹簧弹力
完全相同的A、B两个不带电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由长度,A球处于静止,B球以v正对着A运动,问当系统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B的速度为多大?
关键:系统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大,亦即是弹簧被压缩得最短时刻,则该题又演变成大家熟悉的追击问题——A、B速度相同时二者距离最近,即弹簧被压缩得最短。
三、备课中要体现教会学生学习
所谓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直学习研究,需要一直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去,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探究性的学习。只有教会了学生的学习,我才相信,以后的教育才会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才是永恒的教育。
作为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备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原有的知识结构,才能更进一步落实“备教材”、“备教法”,
达到如鱼得水的控制整个课堂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重庆市开云地址
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开云地址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