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法制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日期:2010-12-07 14:50 点击数:26737 

校园法制是指通过各种普法形式,培养和提高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使他们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多年来,我市各部门为校园法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学校的法制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浩繁的工作,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根据笔者多年到学校开展校园法制教育情况分析,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在我国法制不断健全的今天,通过学校举办的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多少可以掌握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但是,据笔者调查,大部分的在校学生对法律还是知之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仅仅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

二是质量不高,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基础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提出的法律问题,解决不了学校出现的一些涉法问题。

三是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学校的法制教育由于没有硬任务、硬指标,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形成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不能有机结合,造成青少年法制教育脱节现象。

校园法制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策与建议:

把法制课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这不仅是"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并统一解决教材问题。根据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的特点及认知和接受能力,编写一套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法律教材,使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并将法制课程列为必查科目,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

二、定期举办法制课教师的师资培训。学校法制教育是一门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身的综合教育学科,必须要有一批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法律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教师法律知识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法制教育的成效。因此,建议定期举办学校法制教师培训班,每期学习一部法律的基本常识,使学校的法制教育具有资源保证。

三、尝试实行新的法制教育途径。即在目前还没有法制教育大纲可依的情况下,在讲课时,老师要千方百计地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有关的法律知识。探索和尝试一种既不影响学校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在校生学业负担的法制教育模式,也就是在不改变学校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各学科专业授课的内容预先进行科学设计,在所要讲授的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将法律知识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

四、进一步完善学生法制教育基地。要迎合青少年特点,把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发生在他们周边的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增强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与自我保护的能力;要设立固定法制宣传栏,在学校宣传橱窗及班级黑板报开辟校园法制教育园地。

五、建立心理教育辅导机构。以发展性、预防性为目标,以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为内容,以平等公正、理解尊重、真诚微笑、信任保密为原则,通过班队活动、悄悄话信箱、师生谈心、心理辅导热线、宣传板报、学科教育渗透等多种途径,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六、整合青少年法制教育力量。

成立一个各部门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协调机构,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一是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在社区、农村广泛发动本辖区内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及法律机构,组成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以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牵头,利用节假日或工作以外的时间,采用举办"周末法制教育系列讲座"、设点咨询、图片宣传、组织参与涉法活动、署期法制夏令营、个别帮教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与帮助。

二是强化家庭教育职能,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大力推进社区和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开设法制教育课程,组织家长较为系统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其它法律,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让家长明白法律规定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预防犯罪的职责,以及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是净化青少年成长的周边环境。各部门应加大清除"精神毒品"的力度。加强对游戏机房、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和监控,强化社会对青少年正面教育的服务功能。

重庆市开云地址 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开云地址 渝ICP备11004221ENGLISH
Baidu
map